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 73只野生大熊貓生活在成都片區
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,這也標志著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開啟新征程。
2017年,這場由國家主導、區域地跨四川、陜西、甘肅三省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全面啟動。其中,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,與德陽什邡市,阿壩茂縣、汶川縣、雅安蘆山縣相鄰。前期體制試點面積1459平方公里,涉及都江堰、彭州、崇州、大邑的10個鎮(街道),范圍內現有戶籍人口7879人,其中核心區257人。記錄高等植物3000余種,陸生野生動物500余種,野生大熊貓73只。作為全球唯一具有野生大熊貓和圈養大熊貓資源的特大城市,成都做了什么?
管護巡邏
管護巡邏
據悉,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以來,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成立后,堅持以推進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機制為抓手,探索建立國家公園生態保護體系,不斷加大片區內大熊貓棲息地保護修復力度,強化科研科普、巡護監測、資源環境綜合執法、入口社區建設等工作,為加快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貢獻力量。
聚焦保護修復 夯實生態本底
體系探索上,與清華大學國家公園研究院合作開展國家公園保護與發展、碳達峰碳中和等10余項前瞻課題研究。按照2025年前完成大熊貓棲息地修復30萬畝目標,制定棲息地保護修復年度計劃,2021年已完成大熊貓棲息地修復4.36萬畝。穩妥推進保護修復和生態搬遷,核心區遷出11戶52人。加快構建生物多樣性監測體系,設置監測網格94個、劃定巡護路線65條。推動功能完善、標準統一、數據互動的生態智能監測系統建設。
黃喉貂
綠尾虹雉
紅腹角雉
豹貓
聚焦項目引領 打造多元場景
依托一般控制區和毗鄰區打造“大熊貓+”多元場景,分時序策劃240個項目并爭取納入國家公園專項規劃。西嶺雪山提升改造、大熊貓國家公園展示中心等27個重點項目加快推進,文化旅游、運動康養、科普教育等復合場景逐步呈現。
聚焦共建共享 推動鄉村振興
成都熊貓分局與34個村(社區)簽訂自然資源合作保護協議書,簽訂率達到97.1%。開展各類自然教育活動120余場,累計參與人數1.38萬人次。與省內20個區(市)縣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打造熊貓茶、熊貓蜜等特色產品和“熊貓山珍”“食筍獸”等特色品牌,年銷售收入達3000萬元,帶動當地600余人就業,農戶年增收近4000元。
照片提供-崇州管護總站
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是公園城市建設的“生態綠肺”,是營造“山水生態場景”“熊貓野趣場景”的核心承載,成都將圍繞建設世界唯一殿堂級大熊貓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高地、創新引領的公園城市生態價值轉化展示窗口目標,推動國家公園建設平穩起步、創新發展。
照片提供-崇州管護總站
大熊貓國家公園里的守山人 大熊貓國家公園
編前語: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
人不負青山,青山定不負人。
2021年10月12日,我國公布了首批國家公園名單,大熊貓國家公園位列其中。
作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要區域,大熊貓國家公園不僅僅是對珍稀物種的保護,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戰略。保護好生態環境成為時代的一道“必答題”。
成都既是公園城市的首提地,也是生物多樣性的樣本城市,肩負著保護熊貓家園,堅持綠色發展的國家使命。打好熊貓牌、保護好綠水青山這個“金飯碗”,做好公園城市這篇大文章,檢驗著成都這座超大城市的城市智慧和發展雄心。
在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,有一群鮮為人知的人,他們如同秘境之魂,守護著身邊那片珍稀的凈土,足跡踏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.......
山 魂
——大熊貓國家公園里的守山人
主筆:王繼飛 記者:李慧穎
從祭山到愛山,從狩獵變為守山;
從青澀到遲暮, 一腔熱血巡護山間;
從攫取到開發,探尋人與自然和諧之道;
他們,巡護山林二十載,只為守護大熊貓的生態家園。
遠離都市,遠離繁華。
有過苦,有過痛,有過淚,有過笑;
是什么在支撐著他們?
今年,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成立,我們將目光投向大熊貓國家公園里的守山人,探尋堅守背后的故事。
▲大熊貓
10億年前,光光山就已露出海面,為都江堰市的最高峰,海拔4582米。
站在山頂,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片區如畫圖般徐徐展開:
總面積約400平方公里,包括核心保護區約300平方公里,一般控制區100平方公里。
這里雖然山巒重疊,人跡罕至,近4000米的垂直高差,對人能產生強烈的震懾和壓迫感,卻是生物多樣性的天然樂園。
據統計:
脊椎動物有421種,占全國總數的8.2%,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熊貓、川金絲猴、林麝、羚?!?/p>
維管植物有3284種,占全國總數的10%,包含古老的孒遺植物珙桐、水青樹……
2000年,作為首批走進保護區的工作人員,都江堰管護總站的梁紅英與她的同事們,開啟了漫長的守巡山生涯。
▲梁紅英
今年10月,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成立。
21年來,有一群守山人在默默堅持。
曾六次登頂光光山的向導劉素康,走遍了這里的山山水水。
青山依舊雄壯,而他已從壯年走到遲暮老人。
望著左耳已有些失聰的老向導,望著自己撒下青春熱血的綿綿山巒,51歲的梁紅英眼角有些濕潤,她說自己百年之后,“想變成一株小草,融入大山的懷抱?!?/p>
“最后”的向導
11月初,天陰蒙蒙的,細雨如絲。
都江堰龍池半山腰一處廢棄的建筑里,幾位身著迷彩服的村民正在清點物品。
地上,擺放著鍋、碗、壺、青菜、蛋黃派、睡袋等行李和口糧。
還有一桶白酒。
山里溫差大,白酒,是用來御寒的。
頭發有些花白的劉素康,將綁腿緊了緊,抬頭看了看路旁的山。
山上蒼翠濃密,幾乎不見路。
等會,他和幾位村民,就將背著物資,帶科考隊員向深山進發。
這次,是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,聘請劉素康為向導,去找尋大熊貓“小核桃”和“琴心”蹤跡的。
2018年底,圈養大熊貓“小核桃”和“琴心”在龍池山上同時放歸大自然。
一年前,電子定位器電量耗盡。要想確認大熊貓的健康狀況,就只能進山查看。
這一去,將是好幾周時間。
向導劉素康:“我要一直爬,爬到我爬不動為止”
劉素康早已記不清,這是他第多少次進山了。
“從2000年開始,到2021年,我帶他們(科考隊)已把虹口龍溪的山都走遍了?!眲⑺乜翟捳Z中透露著自豪,“光光山我都登頂過六次!”
劉素康的老家在虹口深溪溝,屋后便是原始森林。 1997年以前他靠打獵、伐木為生。1997年,龍溪-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(現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片區),打獵、伐木被逐漸禁止,他便在政府劃分的種植區域內務農,去城里打工?!胺N厚樸這類的草藥,每天打點零工?!边@樣的改變讓劉素康很不適應,但生活還得繼續。
▲劉素康
2000年一次偶遇,將劉素康拉回了這座山里。
“當時我們第一次到虹口核桃坪巡查時偶遇劉師(劉素康),閑談中發現他為人誠實,對山地熟悉,野外生存經驗豐富?!弊鳛槭着哌M保護區的工作人員,梁紅英回憶著與劉素康初次見面的場景。
保護區初期巡護目的,是摸清“家底”,通過糞便去查清大熊貓的活動范圍。
2000年4月,第一次野外巡護,劉素康被臨時聘為向導。
那次巡護,梁紅英記憶深刻:
遭遇螞蝗圍襲,一個個像魔鬼似的,搖擺著頭朝著腿上“蜂擁而至”,讓她至今想起都心驚膽顫;
首次發現大熊貓糞便,興奮中去尋新鮮的,偏離線路迷路又遇大霧,方向全失,軍心大亂;
……
還好有劉素康。
“都別亂動,靜等霧散?!?/p>
劉素康聲音響起,一錘定音?;艁y的心,也安定了下來。
他憑借豐富的經驗,帶著巡護隊員化險為夷,“一戰成名”。
21年來,劉素康“守護”著巡護員,也耳濡目染對山有了更深的認識:不再是索取,而多了一份守護的愛。
“我就喜歡和他們一起巡山,找熊貓糞,看羚牛、獼猴、珙桐、杜鵑花……從以前偶爾一次看到,到現在越來越常見,我就覺得很開心!”
盡管現在已到花甲之年,左耳有些失聰,但身體還硬朗的他不顧子女勸阻仍要繼續。
“我要一直爬,爬到我爬不動為止?!?/p>
▲大熊貓
獵戶楊良坤: “花熊你走得了嘛,緊到吃”
想一直爬下去的,還有由向導轉為巡護員的楊良坤。
前方的林子里一陣嘩啦啦,似乎有什么動物。
楊良坤加緊了腳步,悄悄朝聲響處走去。前面不遠處,三坨飽滿的“長圓錐”躺在草叢中,還冒著熱氣。
“花熊糞!它應該還沒走遠!”這場偶遇,讓楊良坤心中一喜。繞著林子向前走了一段,一只大熊貓正坐靠在一個大竹筍邊,用力撕咬著。
那是2010年,在虹口土坡坪海拔1800米科考時,向導楊良坤看到的景象?,F在回想起來,他還是很懊悔?!拔覀儯ㄏ驅В┳叩每?,科考隊員要記錄數據,落在后面。我沒有相機,也沒有智能手機,沒法拍照,失去這難得的機會?!?/p>
“你走得了嘛,緊到吃?!彪x大熊貓20米開外,楊良坤嚷了嚷。
大熊貓看了他一眼,爬起來就走,很快消失在叢林中。
楊良坤生在深山,長在深山。父親生病行動不便后,11歲的他便開始分擔家庭重擔,種雪山大豆,挖筍,狩獵,茫茫山林曾是他的獵場。帶上大米、小鍋和獵槍,牽上家里的狗,在山里一走就是好幾天,
八十年代,二十多歲的楊良坤第一次當向導,帶著當時的林業局科考隊員進山里,他發現這群人有點怪,“都是城里人,來大山里一待好幾天,記記寫寫的,也不知道圖啥?!?/p>
自然保護區成立后,不能砍樹、不能狩獵、不能挖筍……“禁止我們做的事情越來越多,違反了還會罰款?!睏盍祭ば闹幸苍羞^抱怨和不解。
但多次參與野外巡護后,“綠水青山”、“生態保護”這些詞在楊良坤的腦海中變得具象:山更綠了,野生動植物繁盛了,“感覺很有生氣?!?/p>
▲巡山中的楊良坤
2016年,楊良坤從向導轉成二郎廟巡護站的巡護員,每月工資2000多,一周一輪換,要完成120公里的巡線?!斑@些人(巡護員)吃這么多苦,就是想保住這片山,給這些動植物一個安穩的家。我理解了他們,也想成為其中一員?!?/p>
他打心里更愛這片山了。
前兩年,老屋旁種的重樓(一種藥材),被豪豬啃吃了,前后損失約8000元。
“吃都吃了,還能怎樣?”面對曾經的“獵物”,楊良坤選擇報告森林公安,“把它們往山上趕一趕就好,它們也是生命啊?!?/p>
年過半百的楊良坤一說起巡山的事情,總是眉飛色舞,語氣輕快?,F在,一旦發現動物,楊良坤會第一時間掏出手機,躲起來悄悄拍照,在他的手機里,保存著各種動植物的照片。
他說,他的孩子們向往都市的繁華,去城里打工了。
“我們算是對大山最熟悉的人了。我就想一直干下去,直到管護站不再需要我?!?/p>
▲巡護員巡山途中
還有曾經的獵戶元青(化名)。
2018年11月,當地村民元青被反盜獵聯合行動組在獅子林逮了個”現行“時,他正在安置獵套:用線壓住竹子,在地上巧妙設計機關,利用竹子的彈性套住獵物。
經過現場教育,元青意識到了問題。
當年12月,利用對獵套的熟悉,他被請去龍池管護站上方密林進行地毯式搜索,清除一切捕獸夾:那里,是圈養大熊貓“小核桃”、“琴心”放歸前的適應地。
至此,元青成為了管護站的“線人”。
反盜獵、反非法采集,只是野外巡護的工作之一。管護站不僅需要向導劉素康、巡護員楊良坤、線人元青,也更需要專家型的人才。
專家的真愛
朱大海有著一長串的頭銜:都江堰管護總站龍池站站長、高級工程師、拔尖人才。
但他更喜歡被稱為植物專家。
“行走的植物百科全書”是眾人對他的贊揚。整個都江堰片區記錄的高等植物3000余種80%以上他都認識。
說到巡護,這位以特殊人才引進到都江堰管護總站的江西人,有一肚子話說。
植物專家朱大海的生死十日
朱大海有寫日記的習慣。
翻開他的日記,密密麻麻記滿了每次巡山科考時的心得體會。
比如,2003年6月9日,他寫道:“深夜三點過,我趴在床上,記下我跑野外以來最驚險、最艱苦、也最狼狽的一次經歷,以及生死關頭時的感悟?!?/p>
生死,對于巡護隊員來講,面對的幾率是要大很多的。
9年后,朱大海再次面對生死,他取名為“生死十日”。
2012年5月,朱大海帶領一支10人隊伍,進入核心保護區光光山探路,這是5.12地震四年后的首次。
盡管他曾三次登頂,但震后山體變成什么樣,誰都不知道。
艱險遠超預料。
▲巡山科考現場
預計12天的行程,每人背負近60斤的物資。
“那次,我們什么都經歷過了?!敝齑蠛;貞浾f。
拍照記錄時滑倒,左手被尖石劃出一道深口,鮮血直流;
沒有橋,齊腰深的水也只能趟,雙腿泡得白腫;
下雨怕發洪水,半夜起來兩三次查看水位;
遇堰塞湖,只能找獨木棒架一架,“像水上漂”。
手腳并用爬超80度的陡坡,不時有石頭滑落;
躲避不及有向導腿被砸中;
……
第六天下午5時許,登頂。下山途中,冷雨與霧同起,能見度不足5米。全身都被淋濕,冷得發抖,勉強找了個平坦之處宿營。
“這地方,零星長了些不足10厘米的高山杜娟和雜草,根本沒有搭帳篷的材料,也無法生火做飯?!?/p>
用登山杖支起彩條布,算是帳篷,胡亂吃了點干糧,鉆進各自睡袋,準備睡覺時,天降大雪,十分鐘不到就積了厚厚一層。
半夜,積雪壓垮了帳篷,貼在隊員們的胸口上。
大雪封山了。
第七日,被困中。
“當時已經連續吃了4頓干糧,大家的胃都特別難受?!?/p>
冷,難受。孤寂在蔓延。
作為領隊,朱大海承受巨大的壓力,他要保證每一位的安全。
第八日清晨六點,天,終于放晴,可以下山。
一位隊員晃動手機,突然找到微弱的信號,大家趕緊打電話向家人報平安。電話那頭聽到一聲“喂”,信號便已斷掉。
拿相機準備拍下隊員表情的朱大海,看到這樣的場面:四位七尺男兒,聽到喂的一聲時,淚流滿面。
朱大海也沒忍住,悄悄轉身,拭去眼角的淚水。
……
毫無疑問,巡護是一項辛苦又危險的工作。
▲龍池管護站
“山下是5G時代,山上連電話都打不了?!敝齑蠛K诘凝埑毓茏o站,條件最艱苦,無電無水無信號?!叭ツ瓴艩窟M來一根網線,能上網,打不了電話?!彪娍?a href='/taiyang/' target=_blank>太陽能,陰雨天缺電就只能早點鉆被窩。
爐火忽明忽暗,朱大海凝望著窗外。剛過七點,天色已暗,他就準備回屋睡覺了。
凌晨六點,朱大海朦朦朧朧睜開眼,小心鉆出睡袋,稍不留神,睡袋上的凝水就會滴落到身上?!吧缴蠚鉁氐蜐駳獯?,再冷一點,睡袋上都是薄薄一層冰?!?/p>
但比起野外,能在房間里睡,已是莫大幸福了。
▲朱大海
朱大海不是沒打過退堂鼓。他的愛人,是向導劉素康的女兒。當時小朋友生病要動手術,需家長簽字。妻子拿不定主意,卻怎么也聯系不上朱大海。等朱大海從野外巡線回來,小朋友都已出院回家了。
妻子見到他,哭著問,“你為什么要干這一行?”
朱大海的胸口,頓時像炸裂開了一樣。
被妻子靈魂拷問后,他曾跑到領導那提出辭職。但回家睡了一覺,又后悔了。
“還是舍不得?!?/p>
每年四月,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珙桐的開花季。
遠遠望去,如白鴿展翅。
▲珙桐 攝影\朱大海
朱大海迷戀這些動植物。巡線時,發現一株稀有的勺蘭,能讓他開心好一陣。
劉素康還記得他與朱大海的一次巡線歷險。在一處名為“牛吃水”的地方,第一次見到大熊貓的主要伴生動物——羚牛。
羚牛行蹤極其隱秘,難見真容。那次,他們見到了一群。
最壯碩的羚牛體重接近四百斤。它們悠閑自在的喝水散步,沐浴著陽光,嬉戲打鬧。
▲羚牛
朱大??慈朊粤?,他拿著相機拍著拍著,就朝羚牛走去。劉素康一把沒拉住,“你不要命了?”
一頭成年羚牛發現了他,低頭沖了過來?!案杏X地動山搖樣?!眲⑺乜蹬牧伺闹齑蠛?,兩人會意向后狂奔。
哪是牛的對手?眼看越追越近,兩人急中生智,爬上了一棵大樹。羚牛在樹下轉了好幾圈,才離開。
或許正是看中了朱大海對山的癡,劉素康才將女兒放心嫁給了他。
動物專家尚濤:“森林并不如想像的好,除非你是真愛?!?/p>
對山癡迷的人,遠不止朱大海一人。
被稱為“鏟屎官”的趙衡,研究生學歷,管護總站學歷最高的人。她在野外見到糞便,就兩眼放光:湊近觀察色澤,扒開分析,然后得出結論:是藏酋猴的,中午還吃了獼猴桃。
趙衡滿意的笑了,好像此時與動物產生了共鳴。十多年來,趙衡從未在野外遇見過大熊貓,但她通過研究熊貓糞便,能看出許多信息。
還有管護總站科研所所長尚濤,動物專家,微信取名“野人”,特別喜歡拍鳥類。創新了科研監測方法,使紅外相機的圖片數據化、錄入自動化,構建了大熊貓活動區域熱力圖。他期待著國家公園成立后,能投入更多先進的設備與技術。
“其實森林真并不如想像的美好?!鄙袧f,“除非你是真愛?!?/p>
▲尚濤
風餐露宿、涉水過河,巡護隊員大都患有較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,其他小傷小痛都早習以為常。
因真愛才能堅守,也互相成就。
這些年來,朱大海把心血都灑在了這里的一草一木,發表20余篇國家核心期刊論文,出版專著2本,多次得到表彰;尚濤則成為四川自然保護行業中的技術骨干。
他們用心守護著大山,大山也成就了他們。
在朱大海的影響下,2018年,他的妻子也加入了巡護隊。
護山愛山之火 一代傳一代
一抹血紅散向空中,順山方向劃出大大的弧線。
雞血星星點點,飄灑而下,散入山石草木中。
抹了脖子的公雞,被向導劉素康高高舉起,嘴里念念有詞。
按山民習俗,當地人進山定當祭拜山神。
不遠處,青山重重,深幽靜謐,令人生畏。
盡管時隔21年,劉素康帶領大家巡山前祭山的場景,依然讓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的梁紅英記憶猶新。
而劉素康,早已不再祭山。
梁紅英說,劉素康已從狩獵人,變為守山人,“他不用再害怕山了?!?/p>
作為女巡護員,梁紅英坦誠自己一直很虧欠家庭。兒子出生4、5個月,她就進了山,想打個電話要徒步幾公里,“電話還沒接通,自己就先哭成淚人?!?/p>
畢業于四川農大的梁紅英,今年已51歲。在得知大熊貓從瀕危變為易危后,格外開心,也很釋懷。這些年的守山護山,“雖是滄海一粟,但水滴也匯成了大海,很是值得?!?/p>
她說,她把青春獻給了大山,她百年后,想變一株小草,融入山的懷抱。而令她心慰的是,新鮮血液正在加入。
1989年出生的芶安然,管護總站二郎廟站站長。年紀不大,想法很多。他正在培訓12位社區居民成為自然體驗師,為有需求的驢友提供專業向導,享受國家公園的第一批紅利。
1990年的何東主要從事科研監測。他還清楚的記得第一次撿到大熊貓、金絲猴糞便時的激動。
1992年的劉雅夢,則希望用新媒體等新的傳播方式,宣傳國家公園,讓更多年輕人關注、關心,參與其中。
老一輩守山人的精神深深打動著這些年輕人?!拔覀円蛩麄儗W習,接過守山的棒,守護好大熊貓的家園,有擔當,永不言退!”
金山銀山的轉換
王賢祥掀開溫室的一角,俯下身仔細察看了下,笑意從嘴角流出。旁邊的一塊牌子上寫道:大熊貓友好產品。
溫室里,栽種的是赤松茸。
王賢祥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飛虹社區的黨委副書記,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成立,他嗅到了發展的契機。
“王書記,靈芝的國際級權威認證通過了,準備動員居民培訓!”都江堰管護總站高原站站長劉波興沖沖地喊著王賢祥。
“沒有白辛苦!”王賢祥激動地拍著自己的大腿站了起來。
去年,社區支柱產業獼猴桃滯銷。在都江堰管護總站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關心下,社區干部與劉波多次外出考察學習轉型。
▲王賢祥(右)抱著純野生熊貓靈芝
飛虹社區所在的元寶山,就發現過野靈芝,當地氣候土質適合靈芝栽培。目前管護站聯合入口社區開展了靈芝和赤松茸的試點培育,“國家公園既要保護也要發展,普惠帶動所有人的生計問題,同時讓周邊百姓都參與到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中來,共享紅利,才是持久之計?!眲⒉ㄕf道。
一手試點培育,一手進行國際認證,開拓國際市場。與美國公司合作,拿到訂單再大面積推廣。因為產地在大熊貓國家公園,收購價要高出市場價30%。
“靈芝我核算過,一畝地一年有13000~15000元的純利潤。赤松茸的品質能賣到15、16塊錢一斤,是市場價的兩倍。教會居民種植,又是一條增收致富路!”王賢祥的眼里如浩瀚星辰,閃閃發亮,“要感謝管護總站,他們一直在幫我們呢?!碧炜栈厥幹实男β?。
嘗到甜頭,居民自發巡山
“我們今天要從楊柳坪溝走到仙堂,這條巡護路線大概有30公里,大家準備好就出發?!憋w虹社區內,一支巡護隊整裝待發。但不同于龍池站,這支隊伍是由社區的居民自發組成。
▲社區巡護隊
這支社區巡護隊建立于2016年,每個月會定期巡護一次,轄區內共有6條巡護線路。通過劃定保護小區邊界、設立警示標志、開展人工巡護、進行紅外監測等措施,區域內再無狩獵、打筍、盜伐等破壞森林生態的違法行為。
“央視都來報道過?!蓖踬t祥自豪的說,今年通過紅外監測統計,區域內野生動物種類較2016年之前增加了13種。
生物多樣性的增加,生態環境的變好,讓飛虹社區的居民嘗到了甜頭。當地社區群眾收入年人均增至了23000元,社區旅游人數年達50萬人次,人均旅游收入達15000元以上。其它林業產業、獼猴桃年人均收入達18000元。
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,在飛虹社區已然實現?!?/p>
山風輕輕吹,青山高巍巍。
21年來,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片區大熊貓種群數量,從6只增為14只,川金絲猴數增為700只。目前,已記錄動物總數達1068種,涵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6種、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64種。已記錄植物總數2836種。
1650位入口社區村民,52位管護總站員工,共同組建了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片區的保護大軍。
正是他們,以“不負青山”的情懷,守護著綠水青山,用生命歲月和一個個平凡而溫暖的故事,讓野性的大山,有了動人的山魂。
而青山,定不會負人。
(圖片來源: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 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)
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旅游攻略(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在哪) 大熊貓國家公園
浙江美麗的大奇山,進門就是茂密竹林,有點小九寨溝的感覺嗎?
等這次疫情過了,我還要到大山里面走一走,浙江杭州桐廬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,總面積700公頃,這里低調的保存著古老的風貌和美景。在這里悠悠蕩蕩,開心玩耍,品味青山綠水,在這里生活的每一天,都是都市人向往的生活。滿眼綠色,空氣清新,遠離城市喧囂,蘇軾就曾贊到“三吳行盡千山水,猶道桐廬更清美”。
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就在富春江的南岸,可惜沒有開發的很好,人氣不旺,有點小九寨溝的感覺,一進景區大門,你會發現有一個喊泉蠻有意思的,還有一片高大、清涼的竹林,感覺很幽靜。之后看到的山水瀑布很驚艷,而且水很美,綠樹成蔭,空氣清新,瀑布穿越全景區,落差相當大。
借助瀑布和山勢,人工筑起很多小型水壩,人走在上面,還有瀑布下落獻給聽覺上享受,呼吸著新鮮空氣,感覺很好。里面有很多小的水壩筑起留下的水潭,也很漂亮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潭潭如翡翠般晶瑩透亮的碧水天然氧吧,清澈見底的泉水,所有美好的環境都需要每一位旅人的愛護!
這個橋是繩索橋,看起來很難走,其實比其他的橋過起來要容易一些。兩邊是繩網,可以手握保持平衡,中間是很粗的鐵鏈子。腳小的朋友們注意了,別被網住腳拔不出來啊~我身后有一個小朋友本來很興奮地過橋,快到終點的時候腳被網住拔不出來了,還好爸爸在后面幫助他。如果實在不想過這個橋,就走下面的路吧。
一路上樹木茂密蒼翠,過棧道,渡索橋,涉清溪,慢慢游玩的話,很有樂趣。但上山路段還是比較驚險的,而且沒有防護措施,帶小朋友游玩,要格外當心。碧水青山,到處聽得到水流的聲音。我本身就比較愛爬山,又是拿著相機去的,自然是一圈下來覺得很滿足。
大奇山其實不太高,海拔大概是600多米,但是上山的路不太好走。橋的種類很多,但是安全措施感覺做的不是很夠。雖然一部分危險的地方有人看著,但感覺還是做的不到位,沒有扶手、沒有圍欄的路太多了,小孩子和老年人走起來都需要特別小心。這個被譽為“小九寨”的風景區,是一處集江南山水與草原風光于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,應該可以讓沒去過真九寨溝的父母們眼前一亮。
山上人文景觀不多,但森林資源等自然景觀保護得不錯。山上植被茂密,泉水清澈,山腳下種有很多竹子和果園,湖光山色,自然風光挺漂亮的。絕對是一個很適合隱居的地方,人不多,山間靜謐,與世隔絕。使困于城市繁俗的人享盡山間樂趣。山水相依,水是透? ??的,山是翠綠的,很仙的地方,解放壓力!重點是離杭州很近很近,西湖已被游客包圍,這里難道不是理想之地嗎?
大奇山的景色其實和白云源有點相似,感覺大奇山就是白云源的濃縮版,水質清澈見底,陽光下顏色五彩斑斕,不愧有小九寨的美譽。雖然我幾年前去過九寨溝,但是看到這里的水也被驚呆了,沒想到離大城市這么近的地方也有被保護的如此好的水質。大約一個多小時就能爬到山頂,整個景區玩下來也就兩三個小時吧。要走的路不多,也適合帶小朋友游玩。
里面有很多適合大人小孩玩的項目,路邊的一些水景基本上都是人造的,不過路線很有意思,各種吊橋繩索橋什么的,不過很多地方比較窄且沒有護欄,太小的小孩不推薦帶著來。下來的滑索還蠻好玩的,有點小刺激,總之順路的話比較推薦來。冬天的時候去的話,人相對更少,去的時候很容易遇到霧,那個時候美得好像人間仙境一樣。
你聽說過浙江的大奇山嗎?你想到天然氧吧里面呼吸新鮮空氣嗎?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進門就是茂密竹林,天然氧吧,負離子杠杠的,但是沒走多遠就要面對各種崎嶇山路,一路上風景無限,但腳下的路也是千奇百怪!鐵條步道、木棍吊橋、單索吊橋、無階斜坡、無柵欄山路、碎石跳等場景,時不時地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。
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景點介紹
大奇山,形似蓮花王座,海拔600多米,位于富春江南岸,距桐廬縣城5公里。大其山國家森林公園占地40平方公里,擁有豐富的風景樹木、奇異景觀、珍稀動植物、著名古剎資源和景觀。公園內有木本植物和灌木近1000種,其中國家保護植物13種,獸類39種,鳥類81種。還有松杉迎賓、金牛潭、觀音澗、龍潭瀑布、生肖池、玉屏瀑布、竹園尋月、中日友好林、青青世界、霧木凼、茫茫果林、竹海等奇特景觀,都是大自然的杰作,即使在這里也是如此。
大其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以森林資源為主體的自然景觀。這里不僅有峰巒疊嶂、怪石嶙峋、峽谷飛瀑、鳥語花香,還有茂林、平湖、芳草、果園的田園風光。這里氣候宜人,年平均氣溫26℃。
大旗山國家森林公園開發了金牛潭、石景源峽、青年世界、千畝果園、萬畝竹園、農學園、小石屋燒烤、天池戲水、中日友好林等景點。游客來到這里,爬棧道,過索橋,一路爬山涉水。他們玩得不亦樂乎,有一種“歸園、歸趙、歸自然”的愜意味道。
大奇山有哪些好玩的
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,在富春江南岸,是一處集江南山水與草原風光于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。
大奇山又稱"塞基山",史稱"江南第一名山"。境內有山巒、怪石、峽谷、溪瀑,以雄、險、奇、秀、曠著稱。